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滚动新闻: 亚欧网—— 一站式低投入自助投稿推广宣传平台开放了 (图文)               国内首个EPC建设海上风电项目全面进入海上主体工程施工               全球首台无人驾驶跨运车正式下地 中国交建振华重工研制               哈一机集团蟒式全地形车迎来8000万订单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能源

“不顾家”的南网人——记纳雍供电局乐治供电所张伍二三事

时间:2018-12-28 12:05:33  来源:  作者:

   “家家围着年夜饭,我们理着工作干,抬头望着烟花看,我把思念当作饭,母亲妻儿盼啊盼,不孝之人泪下饭。”这是2018年的春节,张伍写下的打油诗。

  对于几年没有陪家人吃过年夜饭的张伍来说,他已经记不清2017年的这顿年夜饭是第几次没有在家吃了。

  在农村,年夜饭,如同中秋、端午这样的节日一样,是一家人团聚的重要日子。

  2017年的除夕夜,家人像往年一样,望着院子大门,希望张伍今年能给他们一个惊喜,回来陪他们吃顿年夜饭,哪怕像有一年,吃到一半,放下碗筷就跑了。

  而距离张伍家二十多公里外的乐治镇,张伍正在一个叫刘家大坡的寨子里,和同事一起进行抢修工作。

  望着漫天烟花,张伍仿佛看到那是正盯着院子大门的一双双眼的泪光。

  张伍,46岁,一个2008年入职的普通南网人,一个曾经因为工作原因很少回家而被母亲生气喊“不要回家来了”的南网人。

  记者第一次见到张伍的时候,他刚进行抢修工作回来,那套蓝色工作服上因为沾满了黑色和黄色泥土,而有了迷彩服般的感觉,鞋也看不清颜色和款式,唯一很干净的,只有头上戴的安全帽,和胸口上那个红色“我是党员”的牌子。

风雨无阻的电力维护之路

  张伍去进行抢修工作的地方,正是乐治供电所辖区的沙包镇大包包村小寨组。大包包村属于一个未出列的贫困村,小寨组则是大包包村的一个比较偏远的组。

  小寨组共76户,人口总数是344人,说到这个组和电的故事,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2016年,全组男女老幼聚餐,只要会喝酒的,都开怀畅饮,200来斤白酒一饮而尽,只为庆祝在那一年,全组通了电。

  自2015年接手小寨组的工作以来,张伍便和小寨组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次去小寨抄表、收电费、故障抢修、通道清理等等,都要走一段崎岖的山路,这条山路,他们平均每个月要走5次以上。

  2018年10月16号,张伍接到村民的报修电话,而此时,只差更换上两块智能电表,小寨组便完成了智能电表安装和低压集抄全覆盖工作。

  挂了电话,张伍和同事唐修军拿来箩筐,装好电表和其他工具,还有几包洗衣服、盐巴。手电筒也在其中,因为经常回来的路上都会用得着。

  从乐治供电所出发,张伍和唐修军骑了一个小时的摩托车,来到一个山脚下。他们停好车,在周围找了两根结实的木棍(还叮嘱记者也要找一根),背上箩筐,走上了去小寨的路。

  通往小寨的这条山路,崎岖狭窄,草木葱盛,才走了十几分钟,就已经有很多地方因为藤枝缠绕而不能通行,只见张伍和同事挥舞着手里的木棍,打断了藤枝,才能看见一个勉强够人躬身穿过的小洞。

  我们杖着木棍,躬身行了二十分钟,看到气喘吁吁的记者,张伍和唐修军安慰说,再坚持一会,就能吹空调了。

  不一会儿,我见到了他们说的“空调”。这是一个叫凉风洞的山洞,他们说每次上山时走热了,走累了,来到山洞口就坐下来休息一下,洞里有点凉风吹出来,对于疲惫的他们来说,这像是空调一样。其实,这更多的像是自我解疲和自我安慰。

  继续上路,突然间,一个趔趄,唐修军摔倒了,他迅速的爬了起来,动作的敏捷性像是部队里每天坚持练习的士兵一样。

  “这里叫巴掌岩,看像不像。这里叫蜂子岩,马蜂多很。”一路上他们不忘给记者介绍小地名,可是对于出行几步路都要用导航地图的我们来说,不知要走多少遍才能记清楚这些。

  站在小路上险僻的位置,往上看,伸手便可摘星;往下看,不禁让人双脚打颤。

  张伍说,走这条路时,遇到蛇、马蜂和其他野生动物是常事,手中的木棍不仅可以当拐杖,还可以吓吓它们。

  大山深处,除了回音,没有别人。

  有几次,一个人走,因为太害怕,他就用山歌给自己壮胆。他曾有过转身跑回去的念头。

  一个多小时过去,一个人们口中“晴天生在太阳下,雨天长在云雾上”的小寨出现在我们眼中,而此时传入耳中的,是连续的,不同的狗叫声,张伍说,我们的木棍又用得着了。

  放下箩筐,张伍和唐修军来不及休息,便提着电表和工具,来到上次安装智能电表时没在家的那两户人家,远远的,主人便和张伍他们打着招呼。

  升人梯、拔进出线、剪线头、调试,这一系列动作,他们操作得如此的谨慎而又娴熟。

  还没安装好电表,有几位村民提着斧子、锯子赶了过来。

  “听说你们要修整电线旁边的树枝,我们自发组织人过来帮帮忙。”其中一位大叔说到。

  过来的这些村民中,张伍能叫出大多数人的名字。

  “上次我帮你带来的酱油吃完了没有?”张伍问刘大爷。

  “陈婶,前天你打电话请我带的洗衣粉和盐巴,在我们箩筐里,等一下我拿给你。”张伍接着说。

  张伍说,他们来小寨施工,有时候没有热水泡方便面,热情的村民会给他们煮几个洋芋,或者是在地里拔几个萝卜送去给他们充饥。

  很多次,他们都是早上来,打着手电回去。也有几次,因为第二天接着施工,所以是在村民家借宿的。

  “重阳节如果过来的话,来我家吃饭吧!”一位在场村民邀请张伍。

  长期的接触,村民已经把他们当成了亲人,他们也已经把小寨当成了另一个家。

  在小寨这个大家庭,张伍他们很受欢迎,而在母亲眼里,他却“不受待见”。

三大工程攻坚战的“坚强战士”

  张伍工作的地方是毕节纳雍供电局乐治供电所,管辖沙包片区。实施“三大工程攻坚战”以来,特别是“两个全覆盖”工作,张伍真是一位坚强的战士。每天起早摸黑,骑上自己的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深入村村寨寨,排查户表信息,有时感冒了,随身携带的药品用山泉水吞下肚子去又开始赶路,因还有下一个变台要检查安装智能电表。

  最让人头疼的是施工过程中的阻工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伍一直冲锋带头在前。有一次在沙包夏木空中举田坝变台,因老百姓对电表表计持有疑问,“两个全覆盖”换表工程施工受阻,张伍骑车一个多小时赶到现场,耐心把老百姓工作做好,施工恢复正常。

  为了抓好三大攻坚战的工作落实,张伍和其它同事一样,工作实施以来周末一直未休,有时半夜三更还在回家的路上。特别是今年国庆节期间,别人在去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时,他们还在协调检查验收的路上,一直在忙。他除了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任务外,还协助同事唐修军、张成林、王家明写成另外的工作,确保工作按计划进度推进。他就是一个“三大工程攻坚战”中的坚强战士,一直在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电力人讲不完的故事

  时间拨回到2009年农历正月初二,值班几天的张伍回到家里。一进门,母亲沉着脸,第一句话便是“不要回来了,你回来干嘛?”“一个连过年都不能在家吃饭的工作,你还有什么干法!”

  面对生气的母亲,张伍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小孩子,默默无语。

  张伍也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如今都已22岁。自从加入电力工作队伍之后,他从来没有陪孩子过一个生日。就连平时,孩子都很少见到他,因为他回家的时候,孩子们早已熟睡;早上他出发时,孩子们还没起床。

  在农村,每逢大屋小事,亲朋好友,寨邻都会去帮忙。而张伍所在的村寨里,不管是亲戚朋友办大屋小事,都是他妻子去帮忙人家,所以亲戚朋友对他还是会有些意见。

  “我总共只见到他两次,一次是去请我的时候,一次是付钱给我的时候。”一位给张伍家砌了十几天围墙的泥水工人,给村民们说。

  “现在过节这些,吃饭时我们都不等他了!”张伍的妻子说到。

  如今,亲人对张伍的工作已经表示理解,或许说,是一种习惯。

  “父亲过世的早,母亲一直照顾我们。妻子一个人,抗起了这个家庭。至于孩子们,我更是欠他们太多......”张伍说,家和工作,曾经就像是矛与盾,又像是舞台上闪烁的灯光,在他心里横竖交叉,不停地打架。

  用扛家庭的肩膀扛起了电杆、电线,用岁月与任劳任怨点亮千家万户的灯。

  这就是张伍,一个平凡的南网人。文/田健 陈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宁波舟山港年累计挂靠“2万箱”船突破100艘次
宁波舟山港年累计挂靠
上海电气全部交付红沿河6号机3台蒸发器
上海电气全部交付红沿
中国交建:三峡“第一跨”万州长江三桥合龙
中国交建:三峡“第一
郝鹏出席国资委警示教育大会强调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
郝鹏出席国资委警示教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成功案列 | 会员服务 | 诚邀加盟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亚欧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8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