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滚动新闻: 亚欧网—— 一站式低投入自助投稿推广宣传平台开放了 (图文)               国内首个EPC建设海上风电项目全面进入海上主体工程施工               全球首台无人驾驶跨运车正式下地 中国交建振华重工研制               哈一机集团蟒式全地形车迎来8000万订单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农业农村

“厨师博物馆”里的饮食情怀

时间:2019-08-10 20:04:47  来源:  作者:

  我国的饮食丰富多样,经过传承与积累,形成了独有的饮食文化。季淑芳是一位从事餐饮行业40多年的退休厨师,退休后在北京市丰台区花乡镇刘孟家园居民活动中心地下一层创建了一个“厨师博物馆”,地方虽然不大,但里面布满了他从业以来搜集的菜谱、饮食类杂志和饮食器皿等物件。点点积累,日日沉淀,季淑芳在自己的一方天地里默默耕耘着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通过‘厨师博物馆’广泛交往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将中华菜品文化和饮食文化传承下去。”季淑芳说这话时,眼神中透露出一份热情和坚定。

  季淑芳向记者介绍收藏的清代食盒

居民区里的博物馆

  见到季淑芳时,他刚刚从黑龙江回到北京,此行一是探亲,再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搜集当地菜谱。“这次在黑龙江又搜集了一些菜谱,花了几百元,这种菜谱再也不会出版了。”季淑芳告诉记者,他每去到一个地方,必定要去的就是旧货市场,当地有几个就尽量逛几个,“这次收获的菜谱都是几十年前的,有沈阳出版社的,也有牡丹江出版社的,如果太重我坐火车不方便,就让对方快递过来。”

  2017年花乡镇拆迁后,季淑芳一家分到了5个两居室。房间多了,他就琢磨着把这些日积月累的收藏品找个地方好好摆放一下,想看的时候就进房间摆弄摆弄。最终季淑芳拿出了一套房子把它们搬了进去。

  此后,季淑芳时常会去看看,在平日遛弯闲逛时也会向街坊邻居打趣:“没事去我的博物馆看看!”去看过的人都惊讶于邻居老季竟有这么丰富的收藏。随着参观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闻风上门请教学习,还有厨师专门来借阅菜谱。

  北京市丰台区委宣传部的领导曾到季淑芳的博物馆参观,对季淑芳的这一举动表示赞叹。还与他商量是否愿意把这些收藏品摆到专门的地方去,让更多的人来参观。

  2018年,季淑芳携带他的藏品搬到了刘孟家园居民活动中心地下一层,“丰台区政府特地把这个房间腾给我,大约一百多平方米,水电都不用我负责。”从此,季淑芳每天早上八点准时过来,中午回家吃饭,下午两点再来。墙上挂上了“厨师博物馆”的牌子,门上留有电话,“如果有人来我不在的话就打电话,我只要在北京就会过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慕名而来。

  记者看到,这间一百多平方米的屋子里摆满了季淑芳收藏的菜谱,从清末、民国到现代,还有古代的碗、食盒、炊器等,已达千件。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饮食类杂志,他都按季度重新装订,“很多人都借回去看,我也从未拒绝。”

  “您看,这个王麻子菜刀,我收藏了得有十多年了,一看这厚度和工艺,就是公私合营前制作的。”季淑芳介绍说。

  博物馆收藏的公私合营前制作的王麻子菜刀

菜谱收藏与饮食变迁同步

  季淑芳是1951年生人,祖辈住在花乡一带。据他回忆,小时候这里就是小平房、农田。“那时候每户人家都有一块自留地,虽然可以种菜,但是品种稀少,待成熟后就简单用水煮着吃,那个年代人们生活都困难。”季淑芳回忆道,“小时候家里来客人,父母会叫我跑腿去买两毛钱的肉、两毛钱的酒,这就算是招待客人了,等客人走后还得心疼。”他还告诉记者,在凭票供给的年代,冬天要去乡镇供销社换大白菜回来储存,“记得两张票换了200斤,那时有的大白菜一颗就有10斤。”

  收藏是从季淑芳进入餐饮业后开始的。“1968年,我从丰台一中毕业,最开始在生产队工作。1971年,北京市要修卢沟桥的那条小清河,将水流引向涿州,我被抽调过去,后来被派到了食堂工作。当时我们几个人负责500多人的饭,那时年轻,干劲儿也大。”后来,季淑芳先后被调到花乡镇政府接待处食堂和工厂食堂做厨师,当时老字号饭店丰泽园在花乡建了个分号,季淑芳还被调去半年,后又回乡政府接待处。

  多次调动让他有了接触饮食类杂志的机会,他还记得某本杂志是1980年创刊。“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工资不过二十多块,那时一本杂志才两毛钱,订一年要四块多,我还不止订一种。”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舍下心来花这个钱的可谓少之又少。直到今天,他依然在找寻那些老菜谱与老杂志。“把我收藏的以前和近几年的菜谱做个对比就可以发现,那个年代鲁菜在北京比较盛行,菜谱上的菜也比较少,大都是传统菜,后来川菜、粤菜、湘菜逐渐进了北京,我收藏的菜谱也越来越丰富。”

  改革开放之后,北京的经济也开始搞活,作为首都,自然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来。“一年又一年,食物品种多了,北京本土的餐饮业开始发展。2000年之后,外地人口爆发式涌入北京,随之而来的自然是餐饮的融合、丰富、发展。”走在今时北京的大街上,国际品牌、国内大牌、连锁、小吃,各大菜系应有尽有。季淑芳感慨道:“我刚当厨师时才能做几个菜,随着经济的发展,百姓需求多了,我们当厨师的会做的菜才越来越多。”

  季淑芳收藏的各地菜谱

执着饮食文化事业

  季淑芳在创建“厨师博物馆”之后有一个打算,就是让博物馆成为餐饮人士及厨师交流的平台。目前来这里与他交流的厨师很多,有特地来看菜谱的,也有来借菜谱的,他都不会拒绝,也有些街坊邻居经常来找他聊聊。“前些天,有个朋友的孩子要学厨艺,送到我这里来想让我指点几句,我就给他讲了讲做菜的基本要领,让他心里有个基本概念。”他还告诉那个孩子,要想厨艺过硬,必须苦练、有耐心。

  说起现在的厨艺学习,季淑芳对记者说,他们那时大多属于偷师,师傅做菜就在旁边偷着学,往心里记,实在不会了就想法讨好师傅,让师傅再给指点一下。“现在学厨方便多了,学校那么多,有理论课和实践课,手法技巧都很详细,剩下的就看自己。设备也齐全,比我们那时好太多了,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自从搬到刘孟家园居民活动中心,博物馆接待过政府、学校、旅游团、餐饮厨艺行业专业人士等,去年共接待700多人,仅凭个人接人待物还讲解实属不易。此前,有一家旅游公司带着台湾游客想来博物馆参观,当时季淑芳身在外地,只能婉拒。这家旅游公司联络他称,过一段时间还将来一批台湾游客,希望能来参观。“来的人越来越多,也帮着博物馆宣传,而且丰台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也在帮着推广。”季淑芳说。

  “虽说现在饮食文化传承做得不够,但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参观,说明很多人还是热爱饮食文化。”问及关于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季淑芳说,计划在居民活动中心大厅的墙上写上前言,并为“厨师博物馆”设计一个形象LOGO,让博物馆越来越规范。“会永远把博物馆做成公益,也希望更多的人来交流,我必将倾囊以授。岁数越来越大了,就想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出一点力。”季淑芳说。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文章来源系网络转载,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及时删除。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创新求变再出发,优质发展谱新篇——2019(第十八届) 中国互联网大会在京开幕
创新求变再出发,优质
世界首艘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顺利出坞
世界首艘自航式沉管运
中国诚通格林伍德会展中心项目开工仪式在莫斯科举行
中国诚通格林伍德会展
任洪斌赴中国石油调研党建工作
任洪斌赴中国石油调研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成功案列 | 会员服务 | 诚邀加盟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亚欧网  广告热线:010-61224401  传真 010- 61224401  客服QQ:924467170  Email: mxzh2008@163.com    Copyright 2005-2018 aeene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亚欧网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 京ICP备12037512

本站网络实名:亚欧网